7月的宿迁,鸣蝉四起。晴雨相间的天气,让很多人觉得日子难熬,却给了蜜薯一个独有的生长优势。
(相关资料图)
剪苗、收拢、清点……连日来,在宿豫区来龙镇土楼村的蜜薯地,一垄垄嫩绿的蜜薯苗长势良好,绿意盎然,村民们穿梭在田垄之间忙碌,不一会儿,一株株充满希望的蜜薯苗装满了箩筐,一幅生机勃勃的农耕图跃然眼前。
此时,一个年轻的面孔挑着刚剪下来的蜜薯苗,脸上笑容洋溢。他就是宿豫区来龙镇土楼村党委书记丁宁,他是一名“95后”。
宿豫区来龙镇土楼村位于宿豫区来关线与324省道交会处,交通便利。几年前这里的120亩旱涝地地块分散,非旱即涝,村民们看天播种,靠天收粮……“实施特色产业发展,既是开发土地的需要,也是富民增收的需要。”丁宁介绍说。
于是,丁宁决定在马路两边的坡地上实验种植蜜薯。“坡地的种植环境比较恶劣,我们如果在这里能够种植成功,那么,老百姓看到后心里就更有底气了。我们的蜜薯苗成活率高、产量高、病虫害少,所育的苗无病菌、更健康,很受市场欢迎。”丁宁说。
一年前,在丁宁的带领下,宿豫区来龙镇土楼村党委通过微信交流群、入户走访等方式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,以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共管模式,将120亩的旱涝地流转给村集体经营,整治旱涝地并成立土楼村蜜薯种植合作社,致力于蜜薯特色产业开发和利用,通过发展蜜薯特色产业,加快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步伐。
“这个季节,雨水和光照充足,秧苗长得快,如果不剪就会影响根块的生长,通过剪苗还能达到控旺的目的。”丁宁说,该村采用“合作社+农户+秧苗+蜜薯+订单”的生产模式,稳定农民收入,坚定了薯农的种植信心。
沭阳拉走6万多株,滁州拉走14万株……如今,在土楼村蜜薯地旁的公路上,每天都有来自外地的货车一辆接一辆地前来运蜜薯苗。丁宁通过调研市场、了解种植蜜薯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,决定把蜜薯产业做大做强。据了解,现在土楼村蜜薯每天出苗量大约为20万株,主要发往省内外各大农业批发市场和种植基地。
丁宁谈起带领村民种植蜜薯的原因如数家珍,蜜薯易成活、管理简单、风险小,蜜薯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,现如今,它已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佳品。
随着蜜薯种植基地产销日渐红火,宿豫区来龙镇土楼村这片曾经地块零散、产出低下的“望天田”变成了成方连片、效益倍增的“高产田”,释放出巨大潜力。
“去年第一次试种,我们也没想到效果这么好。过去在这块地里种水稻小麦,频频发生的水涝让村民提心吊胆,大家都担心忙活一年最后农作物减产绝收。”宿豫区来龙镇土楼村新庄组张苗俊笑着说,现在不担心了,这块地流转给了村里种蜜薯,有专业的人来管理,不仅让蜜薯种植成了旱涝保收的产业,还带动了不少农户增收。
傍晚,趁着天气凉爽,蜜薯种植田地里数十名村民正忙着剪苗。
“我是利用下班时间来这里打工的,今天赚了160元,真好!”村民张柳衣高兴地说。
连日来,宿豫区来龙镇土楼村蜜薯剪苗每天用工达50人,周边十余个村居的村民前来务工。村里的蜜薯订单让村民的收益有了保障,稳定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。
从确定蜜薯种植为主导产业,到数十万株蜜薯苗销往各地,一年的时间,蜜薯产业为土楼村每年带来30多万元的收入,带动近50人就业,人均年增收4500多元。蜜薯种植逐渐成为可以带动全村发展的特色产业,让村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。
对于未来的发展,丁宁信心满满。接下来,他们村将在做好蜜薯种植产业的基础上,继续延伸蜜薯产业链条,将小蜜薯做成乡村振兴的大产业,让宿豫区来龙镇土楼村发展成产业融合大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村。
Copyright 2015-2022 华东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